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旅游 > 乐游资讯 > 正文
要闻速递:在旅游中发现工业遗产之美
2022-12-13 07:59:34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关注河南热线

邵甬

2022年11月,根据《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行业标准,经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北京市751园区等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这是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推进工业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务实举措。

2017年发布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规范与评价》行业标准,为各地工业旅游产品建设管理提供了参考。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先后发布5批194项国家工业遗产。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工业遗产和老旧厂房、工业博物馆、现代工厂等工业文化特色资源,打造各类工业旅游项目,创建一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鼓励各地利用工业遗产、老旧厂房等设施培育一批工业文化研学实践基地(营地)。本次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的发布,将进一步引导各地加大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可以预见,集休闲与知识于一体的工业旅游将带来新的旅游体验,催生新的产业发展领域,进而为工业遗产保护、阐释展示、活化利用提供更好的环境。

那么,在当前旅游越来越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吸引人们参与工业旅游的“工业遗产”之美,美在哪里呢?

一是历史见证之美。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英国人很早便致力于发现与研究工业遗产的价值,并将相关的建筑物作为国家遗产的重要部分。英国人提出了“工业纪念碑”这一概念,他们认为工业纪念碑包括所有的建筑空间和场地上的建筑物,也就是说只要是建成于工业革命时期、能够反映工业和技术流程起源和演变的建筑物都可以被列为“工业纪念碑”。基于这样的认识,英国人开展了大量“工业考古”工作,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工业旅游,成为英国旅游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向公众传递英国工业革命伟大成就的重要路径。可以说,工业遗产是反映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技术或者人类社会历史上重要时期的遗产。

中国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历史。农耕时代的传统产业、19世纪的自强运动、近代城市中市政现代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大发展形成的工业遗产均是中国大地斗转星移、沧桑巨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见证,体现了民族的历史、社会的记忆,讲述着波澜壮阔的中国故事。

二是技术创新之美。从传统农耕时期的制造业作坊到21世纪的高科技工业建筑,工业遗产体现了人类活动的印迹和不断创新的努力,这些都反映出工业景观的独特魅力。

谈到工业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业建筑。确实,工业建筑能够体现工业的演变,反映人和机器的关系。同时,工业建筑本身往往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是具有艺术性的建筑物。比如,为了能够拥有大尺度的生产、储存空间,工业建筑往往采用大跨度结构,这也推动了建筑结构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工业建筑独特的结构之美。但是,工业旅游的内涵远非如此。人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工业遗产中的机器和工具等,了解到其制造、运输的工艺流程以及人力资源、财务和商品销售的管理智慧。从锤子、锯子等手工工具到自动化机器,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制造工艺的发展演变历史。

产品是一个企业的最终产物。人们在工业旅游中可以不停追问:“人们创造了什么?”“为什么要制造它?”“为了谁?”“怎样使用?”这些问题的答案往往能够揭示出当时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应对这些需求而产生的技术创新。比如,在纺织工业中,速写、草图、设计图不仅体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还体现了时代的潮流和品位。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工业遗产建筑、机器、工具、能源、产品等的系统研究与整体保护,加强阐释与展示,使人们对这些遗产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与理解。工业遗产也因此与人相关的阐释与展示增加了人的创新能力与生活温度,令人着迷。

三是人文精神之美。中国工业遗产之美中,最让人感动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比如,南通唐闸由大生纱厂从建厂肇始,到工业体系的逐渐完善,再到唐闸工业镇的形成……这是我国著名实业家张謇从民生角度出发形成的先进理念在工业市镇发展中的创新性实践,是其“父教育、母实业”思想的完整体现。

如今,工业遗产也成为人们新的工作、居住、学习、消遣、聚会、交流的场所,获得了场所复兴的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遗产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工业废墟可以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变的区域,是新的不可或缺的创造空间。因此,工业遗产旅游既可以是“经济之旅”,也可以是“技术之旅”,还可以是“创新之旅”。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游客们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参观,而是可以跃跃欲试地想要去发现什么,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进而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hN_1329